公司搬场 空调拆装
工业搬场 家具拆装
起重吊装 布展撤展
近几年来,笔者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经常被问到“如何使一个企业组织充满活力?”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结合一些优秀企业的实践,以及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提出几个方法供参考。
企业为何而战是个使命问题。很多从事实务的朋友可能感到不理解,要想使得组织具有生机勃勃,为什么先从使命这个看起来有点“虚”的题目开始呢?
虚即是实,实即是虚。一个企业规模越大,成立的时间越长,有关企业使命的思考和确立越是重要。
那这个重要性怎么体现在组织建设上呢?我们认为,使命的问题要经常提、天天提,而且每隔几年企业家就要带着核心团队重新思考企业的使命,并且要把使命贯穿到企业重大决策里去。比如,市场的判断和选择、赛道的选择、业务的选择、核心能力等方面。如何不时常去检讨企业是否在很好地履行使命,那么组织往往越是业务发展势头好、规模扩张越快,越容易得上述几种“组织病”,造成组织力量的发散不聚焦。
企业使命首先要落到企业家的使命上。相比较于西方一些基业长青企业的“高瞻远瞩”的使命目标,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成立的企业,尤其是第一代老板,绝大多数的初衷是为了发家致富、改变贫穷命运,少部分人是由于内心的不安分、想折腾一番而选择“下海”,也有人是因为敏锐的发现了发财的机会而做企业的。但总的说来,极少是因为崇高的使命感驱动而创业的,这是客观事实。老板们进入某个行业往往也具有偶然性,并不全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创业成功,成功地活下来,也不妨碍他们在创业成功后开始思考使命。使命是个实践的问题,老板的境界也是一个实践过程,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逐步升华。
从创业成功,在市场上活下来,要想带领一群人持续走得更远,使命的问题就必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需要深刻思考企业生存的理由——使命。自己创办企业的真正的价值贡献到底是什么,为谁而战为谁忙?
为什么说企业的使命与企业的勃勃生机关系密切呢?因为使命赋予工作以意义,赋予企业以意义。使命追求一定是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聚集众人的力量走得长远的企业一定是一个道义集团,一定是一支“正义之师”。使命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也是决定干部员工成就感的关键,干部员工工作动力最终来自成就感,尤其是知识员工。随着社会的进步,员工对工作的要求逐渐提高,除了养家糊口之外,必须能提供超越谋生的价值。
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基于共同目标的集合体,要实现人与人的心心相连,最终是靠使命与价值观。试想一下,一个唯利是图的企业,一个在社会上不受人待见的企业,在其里面工作员工能有成就感吗?组织能有勃勃生机吗?这样的企业肯定把欲望当成目的,肯定会把企业引入“深渊”。员工缺乏成就感的企业充满勃勃生机肯定是不可能的。
2021年,一些知名企业“爆雷”,因内部事件,或因涉嫌垄断而被全网刷屏,究其根源还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约束”,那将成为一个“经济动物”,出问题肯定是迟早的事情。
机会意味着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机会之上。如果一个产业没有太多的机会,一个企业想取得太大的发展就比较困难。大市场才能产生大企业,俗称“水大鱼大”。
但面对机会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则取决于企业家本人的抱负。这个抱负就是企业家的事业企图心。企图心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它表现为企业的目标,一个远大目标有利于吸引产业要素资源,尤其优秀人才。
总有老板在做大、做强、做久之间纠结。一个企业无论你如何选择,规模至上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必要的规模肯定是必须的,只有在做大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使自己做强。至于做久应该又是一套另外的逻辑,做大不一定做久,其实做强也不一定做久。做久考验的是组织的适应性,对变化的敏感,对新事物的接受,考验是组织的生命力,是组织有无勃勃生机,是组织活力一种表现。做久与做大、做强有关联,但没有必然联系。做大和做强往往体现的是企业的竞争力,否则没等到变化的到来,企业已经“挂掉了”,退出比赛了,后面怎么变化都和这个企业没关系了。
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可以说企业的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在发展中解决,不能在静态的状态下解决,只能在动态中解决,通过发展来解决,通过增量来解决。
机会牵引人才,目标牵引发展,目标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必须把企业组织力量引导到为客户做贡献,引导各级干部和员工在市场中开疆拓土,企业的勃勃生机必须有个方向,否则大家都在“布朗运动”,没有方向,大家相互“折磨”,“内卷严重”,精力白白地耗散了,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却不创造客户价值。这种组织没有未来,最后肯定会“衰竭而亡”。
赛道的选择对每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赛道比较狭窄,企业发展的就很容易触碰到天花板。企业是个有机体,也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才能保持勃勃生机。企业需要不断挑战自己,折腾自己,需要有竞争对手的刺激,否则在舒适区待久了,企业就会固步自封,组织变得安逸,变得僵化和麻木,自然很难有什么生机。一旦环境有什么变化,这类企业自然就会被淘汰。
引导组织在市场上建功立业,攻占一个个机会点、制高点,引导组织力量向企业之外求机会求成果,向市场中扩张,以客户为中心,高效地为客户做有用功。这是让企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前提。
拥有一个相对广阔的市场,并提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用目标来牵引发展,才有可能激发组织活力,让组织充满生机。否则就会“内卷”或暮气沉沉。
必须强调一点是,广阔的市场,宏大抱负,激动人心目标,这些只是让组织生机勃勃的前提条件,是一种必要条件,提供一种可能性。如何使组织充满生机从“有这种可能”变成“很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请继续向下看。
笔者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很多企业的创新业务或第二赛道始终发育不出来,其实这也是企业没有生机的一个重要表现。企业“暮气沉沉”,新陈代谢比较慢,缺乏推陈出新的能力。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发现背后一个主要的原因其实和组织设计有关系。
首先,组织设计层级过多,分工过细,等级过于分明而导致僵化。层级过多导致“信息失真”比较严重,上级要么成为传声筒,要么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夹带“私货”。过多的层级容易给下面创造工作,上级揽权推责、揽功推过,一线业务部门需要支持的时候,反而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此外基层岗位划分过细导致信息碎片化,动作简单化。这个本身有一定价值,对人员要求不高,可以培养一定的专业化,但也容易“废掉”一个人,岗位设计过于简单和单调,容易造成一个人在岗位上懈怠和不思进取,工作没有什么挑战,自身的才干在实践中提升也比较慢。
一线作战部门或作业部门的岗位设计一定“粗”一些,综合一些,职责要“宽一点”,叫做“触手不可及”。这样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综合性人才的成长。
其次,一般来说,组织设计的时候有个规则,涉及具体可量化指标的岗位,其层次应该比较低;越是短期利益,越是简单直接的,其在组织中的层次也应该越低。而很多企业的创新业务之所以一直做不起来,原因就在于新业务在组织中层次较低,又被归置在一些承担短期业绩的部门中,或让一个承担短期业绩的责任领导分管,承担短期业绩的领导每天都在在“为稻粱谋”,根本没有时间听你汇报,你的决策报告一拖再拖。等到终于开会可以讨论的时候,时机却错过了。
综上所述,创新业务在组织设计中的层次尽可能高,至少让一个高层来管,重要的创新业务应该让一把手亲自管,尽量不要让负责短期现实业绩的高管分管。
第三,一个组织从顶层来看,业务必须形成一个结构,形成一种增长的结构,实际上有个时间上的“错配”,这几年业绩的增长靠这些业务,等到增长乏力的时候,创新业务经过几年时候培育开始发力了,这样组织发展会形成“接力”的局面。依此,相对成熟的业务在组织设计中层次可以低一些,创新业务在组织设计中层次尽量高一点。
这里顺便说一下人员的配置,创新业务人员的配置关键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尤其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相对成熟的业务需要大规模放量,需要配置会建组织的人才。
如何把产业要素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尤其人力有效组织起来,一直是管理实践中难题。因为组织建设中有很多东西是“反人性”,需要“逆向做功”的,对人的要求比较高,既不是纯粹的个人主义者,也不是集体主义者,实际上要平衡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做一个集体主义下的个人主义者。或者简单的说,越是基层员工可以鼓励其个人主义,层级越高的员工应该更多关注集体主义。
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借用阿里董事长张勇一句话,何时“纵向打穿”,何时“横向拉通”,背后的逻辑是组织设计中如何平衡速度与经济两大原则。
1.纵向打穿,又叫纵向一体化,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就是反应快,速度快。这是一种基于信息的组织方式,也是一种基于速度的组织方式,有利于信息迅速形成“闭环”,有利于时间的竞争。它来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大屋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丰田汽车公司发现无法通过规模来与福特公司竞争,如何能打败美国的汽车公司呢?丰田公司发现美国的汽车公司新车型的开发很慢,效率比较低,因为信息的传递是“串联式”,信息动,人不动,从市场调研部门到设计部门、采购部门……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流动,比较慢,效率不高,一个新车型的开发需要5年的时间。丰田公司对新车开发所采取的组织方式和美国的汽车公司不一样,他们把新车开发所涉及的部门相关部门人员,比如,市场、设计、采购、质量、工程、装配、财务等相关人员放在一个大团队中,并且在物理空间上放在一起,放在一个“一个屋檐”下,这样便于信息交流,迅速形成闭环,把新车开发的时间缩短到18个月,生产力迅速提高。新车的开发是一个信息密集的业务,信息的组织方式就一个决定因素,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纵向打穿的组织方式适用于新业务的拓展或对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的场景中。新业务拓展是指业务处于0—1的状态中,需要不断迭代,不断与客户、内部相关人员密切互动,信息互动时刻而密集发生,方能实现业务创新和迭代。如果此时业务需要多方来协调,势必造成工作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新业务成型。当需要市场反应速度的时候,业务的组织方式也要采取纵向打穿,这样反应速度比较快,责任清晰,不扯皮。其实中小企业打败大企业的一个主要法宝就是速度,用速度来抗击规模,以小博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横向拉通,又叫职能平台化。横向拉通关注的是效率。当新业务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需要把能力平台化,需要从关注速度转向关注效率,发挥资源的效率,发挥资源的集约化效应,这时候就需要横向拉通,形成一个个能力平台,这也有利于专业能力的精进。
横向拉通形成平台。一般来说,平台某种程度上靠的是沉淀。当某类业务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把业务单元中相关资源和能力集约化起来,知识经验工具沉淀出来,形成一个平台化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横向拉通,进而形成业务的赋能能力。此时业务量已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形成了一定结构,横向拉通成平台后就可形成“乘法效应”,一对多,此时组织就比较经济。当然,业务到了一定规模后不一定都要实现平台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裁量。
汉语中的“组织”有“编制”的意思。好比一根稻草几乎一拽就断,但把稻草编制起来成为草鞋就比较结实了,这个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编制”。
组织也是一样的,一个人力量有限,很难成就大事,但一群人组织起来,就能突破个人的限制,成就非凡事业。企业组织是一种人造事物,是人类的发明,这也是人类伟大的地方。
把人有效组织起来,使得平凡的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是组织应有本义。中国企业家最为欠缺的能力就建设组织的能力,绝大多数企业家个人能力非常突出,但都不太擅长建团队、建组织,尤其不太擅长建立大组织。本文因为不是专门讨论组织建设的文章,我仅从组织活力的角度,讲讲组织建设。
要想把人有效组织起来,其实借用“编制”道理。一个人在组织中都有横纵两条线作用于他,他自己就是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可以理解成岗位。借用地理的概念,就是经线和纬线。纵向垂直叫做经线,是基于权力的;横向拉通叫纬线,是基于流程的。经线与纬线的节点就是岗位,经线和纬线对一个节点形成“拉扯”作用,实际上是一种“张力”。
1.经线尽量短一些。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比较及时和准确。上面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下级负责拿下“山头”,攻下目标。一线作战单元如何行动,如何应变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都有他们自己来“裁量”。后台平台化,形成对一线作战单元的赋能。“火力资源”是一种平台化公共资源。这些公共资源具体配置在什么层面,则考虑速度性和经济性。“一线呼唤炮火”,但一线要承担炮火的成本,只不过是“秋后算账”,打赢后再算钱,炮火是有成本的。一线一般采取的获取分享制,你的收入和花费都是你挣的。
2.纬线尽量要简化。基于任务的流程要简洁高效。流程的高效关键体现在前后流程之间的衔接,也就交叉的地方,这个地方容易出现扯皮,影响流程的质量和效率。流程思维是基于目标分解,形成一组活动,它是一种价值流。每个流程都有一个Owner对责任成果负责,每个节点必须对责任成果负责,不是对流程本身负责。否则流程就容易陷入僵化,都追求无过错,但没有结果。一般来说流程是针对一件事情。流程上的每个节点需要明确,我的客户是谁?即我的输出给谁当作输入?我输出的信息是什么?我输出信息的形式必须符合输入者的要求等等。以达成责任成果来衡量流程上每个节点的价值贡献,也就是每个节点对责任成果做了什么贡献。
这种经线与纬线的组织方式,正如华为基本法所说,是一个不断适应战略和环境变化,从原有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演进过程。不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不能抓住机会,快速发展;不建立新的平衡,就会给公司组织运作造成长期的不确定性,削弱责任建立的基础。这是组织活力的一种体现。
这里必须说明,这种横向和纵向形成对岗位的一种张力,对岗位上人要求比较高,但是这种组织有活力,对人的依赖性减小,反而使组织充满活力。
有经验的管理者特别重视机制建设,用机制来激活组织。其实机制的核心就是“凭什么获取报酬,凭什么分配资源”。评价和分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建立依据和标准是个“牛鼻子”。在公司内部引入外部市场压力和公平竞争机制并以此激活队伍。
公司的评价和分配机制是核心激励机制,其必须导向冲锋,导向奋斗,导向贡献。这个方面华为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华为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个获取分享制,另一个是悬赏制。获取分享制容易理解,就是你的收入必须靠你自己挣出来的,一般来说,你的收入多寡取决于你打回来的粮食多少,多劳多得。当然战略性的业务除外。这种机制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导向真正的做有用功,比较容易剔除掉一些“假动作”,也不会被“忙忙碌碌”所迷惑。这种责任成果的获得必须经得起真正的市场检验,可以进行量化的。
悬赏制主要针对一些战略性与创新业务、职能发育、公司级改善项目等等,这些可以理解成非量化,但对公司中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敢于拉开收入差距对激发组织活力也很重要。只有压差比较大才能造成流动,不然的话,死水一潭。激励资源要集中向超级奋斗者和中坚力量倾斜。这个方面,美的集团做的非常好,美的集团身处白色家电行业,其本身毛利率就不高,相应的激励资源本来就不丰富。如何在低毛利的前提做好激励?美的集团的经验就是把有限激励资源向核心骨干人员倾斜。这种做法也是符合社会学的统计规律。企业员工每个人所做的贡献不均衡的,符合二八法则,少数人做出绝大多数的贡献,在数字时代甚至达到5%:95%。基本工资很难做出倾斜,但奖金的分配要体现集中原则,向少数贡献大的核心员工倾斜。
推而广之,其他的分配,甚至职位分配也不是按部就班的,破格提拔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机制,对激活组织活力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拉大收入差距,以及破格提拔等等都是激活组织的最好办法。
“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这是很多企业管控方面的真实写照。怎样做到“活而不乱“呢?这就涉及到一对非常重要的“矛盾”——分权与控制。
分权是组织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保障组织活力的必要条件。大多数组织僵化、官僚主要的原因就是分权不够,传统金字塔组织,权力集中在上层,官大一级压死人,权力部门高高在上,远离一线,它们控制资源,一线部门得不到授权,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反而事事汇报,件件审批,白白贻误战机。如此这般,一线部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哪里有动力和活力啊!长使英雄泪满襟。有志难为啊!
管理实践表明,权力上移,责任也随之上移,这种组织只是雇佣了员工的双手,没有雇佣员工大脑,员工表现出来就是好像“没有大脑”,上层越是觉得他们没有大脑,越不分权,他们越是表现出来没有大脑,如此恶性循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种最拙劣的组织。
市场变化瞬息万变,客户现场随时都在变,一线作战单元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如果权力部门远离客户、远离现场,不掌握第一手信息情报,决策势必缓慢,也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方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现实。
决策权必须贴近客户,贴近现场,随需而变。一线作战单元越来越综合化,平台越来越赋能化,一线作战单元能解决就自己解决,资源尽量下放给一线部门,不能解决就呼唤后台支持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一线的活力,竭力支撑一线作战单元“奋勇杀敌”,打胜仗。
笔者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经常被问到,怎么分权而不乱?很多老板舍得分钱,但不愿意分权。究其原因是怕乱,或曾经分过权,但分的比较失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殊不知,权力与责任是成对出现,分权的同时,必须用责任来约束权力,没有责任就不应该有权力。其实分权的背后涉及到资源的配置,资源的调用最终要算成本的,只不过是“秋后算账”,打过之后要算成本的,要记账的。我们在谈论分权的时候,首先要看责任主体在哪里?谁承担打粮食的责任,权力跟着责任走,权力要用责任来约束,否则就会导致乱权、滥权,导致腐败。权力有且只能用于产生绩效,这是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美的集团的经验表明,分权与机制约束关系很大。美的集团是以善于分权而闻名于世的,权力与责任是匹配的,权力大责任也很大,并且责任约束是刚性的。什么叫责任刚性呢?这就是美的集团的创始人何享健所说的,我宁愿损失一个亿,也不愿使机制弱化。简单说一下,“三个月检讨,六个月下台”。权力背后是责任,利益必须和责任相称。能力也要和责任匹配。能力可以通过赋能的方式给一定弥补。美的集团主要通过业财结合,把重要任务的实施方案扣的比较细(可能会采取集体智慧,领会领导的意图,但方案必须是战斗部门自己做),先做到“纸上谈兵”,然后在执行中优化迭代。美的集团的最优实践表明,分权并非放任不管,只要结果。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要做到责任刚性,必须保持人才一定的冗余,同时对内必须造成一定的“良性竞争”局面,有人干,但如果干不好,有人换你。
管理政策统一,经营权下放。分权首先指的是经营权下放,但管理的政策尽量统一。分权的同时意味控制权必须集中,这是分权的应用之意。很多企业忽视了这一点。
规则的透明和相对稳定可预期也是非常重要,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信任,经理人和核心决策层、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对激发组织活力也非常重要。这一点美的、华为的做法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也也不能面面俱到,这样的话管理成本非常高,也容易造成僵化。制度应该是简化,可操作的,制度应该是抓住主要矛盾和兜底的,制度的空白地带需要信任文化和价值观来弥补。
组织规模一旦变大了以后,就会形成专门职能和系统,比较容易造成内部和外部隔绝,每个部门和系统就倾向于自我循环,自己会给别人创造工作,并以此刷存在感,似乎忘记了自己为何而存在?那么一个组织如何培养自身对内外部变化的敏锐感知能力呢?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经常碰到一个难题。对环境缺乏敏锐感知力的企业很难有活力,这种企业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轰然倒地”。
很多企业养成了对问题的关注,也学会不断复盘和改善,但往往忽视了对出乎意料的成功或失败(包括友商)的关注和思考。恰恰出乎意料的事情可能就是环境发生变化的一个标志,优秀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出乎意料的事情。
通常大多数企业都有经营分析会制度。月度或季度经营分析会,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指标没有完成地方?分析其没有完成的原因,下个月或季度如何整改,以期实现指标。这样做非常有必要,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
卓越企业一般会在经营分析会上增加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看市场上有无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某个市场或某款产品出乎意料的成功,它的成功或超常销量也是管理层没有想到的。这时候管理层要多留心了,一定要深入现场亲自作“田园调查”。搞清楚这个产品或这个市场为何有这样的“反常现象”。很多时候,一看就会发现一些非同寻常的“端倪”。
企业要设立一个机制对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作出反应。比如,调集优质资源向那些管理层没有想到却表现异常的市场或产品倾斜。很多企业这时候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对这次出乎意料好的市场或产品视而不见,或反而会从这个市场或产品线抽出一些资源调到没有达标的地方。因为他们的逻辑是这些地方不用怎么努力就表现这么好,可以抽出一些资源到别的地方。这种做法恰恰是白白把一个绝好的机会完美地送给了竞争对手。等到一段时间之后自己醒悟过来的时候,此时已“千舟已过万重山”,追悔莫及。
其实出乎意料的失败就意味环境变了。很多企业上马一个新项目或新产品之前,通过科学和详实市场调研,并召集了好几轮专家论证,新产品在万众瞩目中上市,大家满怀欣喜地等待市场传来捷报。但很多时候新品上市是不温不火。此时传递一种信号了,环境有变化了,市场变化了,客户需求偏好发生了变化,甚至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友商发生了变化,竞争基础发生了变化了等等……
企业恰恰要走到客户中去,更要不断追问自己“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业务将是什么?我们业务应该是什么?”
最后还要补充一下,友商的成功和失败都要引起自己的深度思考?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一些优秀的企业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每个半年甚至每个季度都有专门的务虚会讨论自己、友商或市场中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甚至包括随着自己所处的赛道变宽,有无引起”野蛮人“或被大“块头”盯上,他们来一个豪夺或“降维打击”。这个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异常重要。
笔者建议,每个企业进行经营分析会或战略务虚会的时候,一定要留住足够的时候讨论一下出乎意料的事情,并以此改进企业的一些策略。
号称宇宙第一定律的“熵增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熵,系统中无效能量)会不断增大。按照物理大家薛定谔的观点,生命其实就是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主。一个企业也是符合熵增定律。企业自然有个走向无序状态,相当于做无用功。好的管理一定是对抗熵增,引入负熵,激活组织。如何才能做到呢?
第一,一个组织不能自我封闭,要形成一个开放系统。新的思想、新的信息新的知识要进来,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一个企业一定要一个“管道”与外部相连,让新鲜空气通畅流进企业。员工和干部都要不断学习,尤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更是要多出去走走,多看多思考,要与牛人多喝咖啡,多喝茶。通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公司要有收集、分析和利用情报信息的制度和功能。对标学习、跨界学习是企业进化最好的办法。其实很多优秀都一个习惯,长年聘请各类外部顾问,这其实也是保持“新鲜空气”畅通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一定要深入市场、现场,走出办公室、会议室,真实地感受报告、文件等背后的“脉动”。因为一旦形成报告、文件,就有可能“过滤”掉一些信息,决策层一定要掌握第一手信息,、“鲜活”信息,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
第二,大量启用年轻人。年轻人天然有活力,年轻人天然干劲十足。很多企业会很关注一个指标,经理层或中坚层的平均年龄,像美的集团经理人的平均年龄是26岁,也就是说大学毕业3-4之内就能提拔成管理层、成为骨干了。这里多说一句,干部年轻化有力地支撑组织活力。同时年轻人也勇于拥抱变化,勇于变革,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
第三,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人员流动也是保持组织活力的一个主要措施。企业要建立起必要轮岗和换岗制度,尤其针对管理层。组织要建立起一定的淘汰机制。华为有个做法值得学习,华为有意识每隔一段时间就“折腾折腾”干部,也是保持组织活力的一个方法,防止组织板结。
第四,保持一定的人才厚度,建立起内部的良性竞争机制对组织活力起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做,旁边有人“虎视眈眈”,你不干或没有干好,马上有人替换你。这样势必会造成一种组织“紧张感”,减少懈怠,使组织充满活力,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只有变化才有机会,尤其对年轻人来说。
在一些岗位上,保持一定比例的人才引进,也是保持组织活力的一个基本手段。把自己的优势“耗散掉”也是保持活力的一种方法。比如,利润高了,就要对未来多投入,保持必要的利润水平就可以,追求成长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太过于依赖某些方面,恰恰可能是危险,如果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来优点就会变成缺点。正如克里斯滕森在《创新者窘境》这本书所描述一样。
华为首席管理科学家黄卫伟老师凭着多年对华为管理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一个极富洞察力的观点“拧麻花”。黄老师认为华为的组织充满张力,非常有活力,其中主要管理“窍门”就是“拧麻花”。两股对立的力量同时作用,相反相成。就像拧麻绳一样,一个往左使劲,一个往右使劲,结果是绳子越拧越紧。
黄老师认为,拧麻花可以有多种拧法。可以是前后拧,也就是增加一个时间的维度,一个时期强调一种主要倾向,一张一弛,波浪式发展。也可以是左右拧,在组织中建立扩张的部门和制约的部门,你扩张,我制约,你攻城略地,我管理经营。还可以是上下拧,企业高层领导往战略方向上拧,中基层主管和员工往效率和效益上拧。更可以是里外拧,内部追求股东和员工利益,外部满足顾客和合作者利益,维护哪一方利益都必须以其他方面利益的合理实现为前提,损害哪一方利益都会损害各方面的利益。
拧麻花,不是平衡,不是妥协,不是折中,它是两边往相反的方向运动,当各自达到最佳状态,松开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力量。华为的任正非说 ,企业管理的许多机制都要像拧麻花一样,都达到各自的最佳状态,形成新的组合。拧麻花实际上使得组织非常有活力。
管理上有很多“悖论”,一个分工精细的组织,管理完善,流程化程度很高,信息化水平高,对人的依赖很小,但一家企业就可能输在这些长处上,比如,分工精细地企业,对人的要求不高,却很难培养出综合性人才,更不要说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企业中变革是永恒的,必须主动打破平衡状态,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企业发展也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从依赖英雄到不依赖英雄(组织化程度高),再到呼唤英雄的阶段(新事业的创业阶段),螺旋式发展。这些也能促进组织活力。
面临不确定环境的时候,企业文化需要容忍“另类”,不过分追求“整齐划一”。正所谓,“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续” 。企业文化保持适度的多样性,恰恰能增强组织的适应性,使组织充满活力。
在相对确定的状态下,企业强调价值观统一是没有问题的。变革时期,企业则应该强调一切行动围绕“打粮食”“增加土壤肥力”。面对不确定的时候,企业应该统一于使命愿景,不断迭代。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坚守原则,但我们要包容行事风格上的不一致。企业一定要宽容一些“鸭先知”们,给他们多一些生存空间。
组建团队要注意团队成员风格的多样性,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要用不同类型的人。团队、组织的好处就是超越一个人的限制。制度管理的都是“乖孩子”,老板恰恰需要关注的就是那些“调皮捣蛋”的人,那些偶尔干点“出格”的事的人,这些人当中往往有“大才”。
纠偏机制很重要。红蓝军制度、民主生活会、自我批判制度等等都是一种纠偏机制。重大的决策一定要有不同的声音,否则就缓决策。直面问题,实事求是也是一个优秀组织需要倡导和践行的。
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数字时代,保持组织活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一个重要保障。本文就是笔者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观察和思考,相对系统提出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企业家,但每个人都有干成一件事的可能性 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