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搬场 空调拆装
工业搬场 家具拆装
起重吊装 布展撤展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价值理念是诚信为本、稳健审慎、以义取利、守正创新、依法合规。中信集团以及中信银行,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金融创新、强化协同联动、完善评价机制等具体措施,积极丰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科学内涵,努力推进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实力不断提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金融大国,但距离金融强国仍有很大的差距。习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发展应“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两个结合”是金融领域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指导原则。[1]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主动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燃料[2]。“五要五不要”的基本原则,推动培养金融行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3]。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入贯彻发展理念、变革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锚定发展愿景,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摆脱路径依赖,才能推进金融产业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如何培养拥有中国特色价值观、金融文化观、金融伦理观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对金融界提出的全新课题[4]。中信人紧跟时代潮流,勇于担当时代责任,以“中信文化”积极发展金融文化的科学内涵,以自身实践回答了金融文化如何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关注。习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关于国本、国运,影响人类精神的内在,化为人类发展的内因。习总书记还指出,“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文化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润物细无声”的指引和影响。金融文化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因此,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
2024年1月,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命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其要义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五要五不要”。中国特色金融企业文化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金融发展的实际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体系。习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
2.1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马克思的理论中,金融资本的统治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渗透到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等马克思理论,都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形成基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阐释了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上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2贯彻“两个结合”的根本原则。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与中国的社会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金融文化,体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道路和文化自信。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方面,体现在金融文化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包括经济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监管框架等。它强调金融活动应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体现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中,强调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3坚持以“人民性”为价值旨归。人民是国之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金融文化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确保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实现金融稳定、高效、公平地服务于人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根本在于把握人民性,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体现了中国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
2.4践行“五要五不要”的实践原则。2024年1月,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要”的实践要求,是我们党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在实践过程中,应遵循“五要五不要”的要求: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为立业根本,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杜绝假账,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为价值准则,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经济与社会两个效益相统一。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为管理要义,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为内生动力,持之以恒培育创新文化。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为经营底线,重视合规文化的建设,维护金融的稳定运行。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然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是中华民族经过历史长河洗礼留下的思想精髓,对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义利观、风险观、创新观、底线
道德观: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诚信推崇和遵守,初步奠定了中华民族讲求“诚信”的伦理传统。商鞅的“徙木为信”、“交子”的以信兴商,都是中国历史上重信守诺的典范,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成为商业活动的准则。“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新时代应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推动金融健康发展。3.2
义利观:“义利之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议题。中国传统义利观源自于儒家义利观,自孔子首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确了“义”的价值优先性。《孟子》首章写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指出了仁义应优先于利。董仲舒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认为义和利都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新时代应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有机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3
风险观:“生于忧患”的稳健审慎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时期,管仲最先提出“以法治国”的口号,但认为君主立法应当十分审慎,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货币管理上,司马迁提出了“以一物为货”的概念,强调了货币稳定的重要性。桑弘羊通过提出“均输”与“平准”的货币政策,而达到稳定物价的效果。稳健审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风险观,在新时代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金融文化应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3.4
创新观: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卓越禀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管仲提出了“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凝聚了守正创新的思想。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历经改革,包括“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钱”、“交子”币制的推陈出新,都源自于古代金融业守正创新的思想。“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时代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线观,激活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动能。3.5
底线观: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制、法治都出现了底线观的思想精髓。荀子强调“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隆礼重法并重。法家倡导“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思想,对历朝历代影响深远。从范蠡颁布的《平粜法》,到李悝颁布的《平籴法》,从秦朝实施的货币法《金布律》,再到汉代实施的商业资产税法《算缗令》,这些古代金融法律制度,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线观念。“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新时代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线观,将合规文化贯穿经营的始终。二、中信特色金融文化的具体实践
中信集团作为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始终秉持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中信集团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发展理念,不仅在市场中占据了独特优势,还以鲜明的文化符号为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其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上,更在于将荣毅仁老董事长提出的“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勤勉奋发、雷厉风行”32字中信风格融入到现代管理体系中。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将习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要五不要”要求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坚持创新,通过展现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彰显国有金融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构建特色金融文化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风雨凋零,国家命运晦暗不明。在此背景下,以荣氏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怀抱“实业救国”的信念,致力于振兴民族工业,展现了民族工商业者在社会巨变期的经济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凭借其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荣氏企业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优化,实现了申新系统九个工厂分别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业中纱、布产量的18.4%和29.3%[5],成为民族工业中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后,荣毅仁作为荣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选择留在国内,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1950年,荣毅仁应邀参加主席宴请党外人士的宴会,并在席间受到毛主席的鼓励。主席勉励他“一辈子为人民做事”,这一鼓励在荣毅仁心中产生了深远影响。1954年,为响应社会主义改造政策,荣毅仁提出将申新公司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他更是率先将所有企业无偿交由国家合营,展现了其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20世纪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进入了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荣毅仁敏锐地认识到这一历史契机,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路径。中信集团在其领导下成立,成为贯彻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三个引进”战略,即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和引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助力国家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中信银行成立并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自成立起即经营本外币业务的银行。其多样化的外汇业务在推动上海及其他地区的出口创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众多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彰显了中信银行在国际金融业务上的显著竞争优势。
.“金融为民、服务实体”:中信金融文化的内涵特色在荣毅仁的带领下,中信集团从初创阶段迅速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展现出强劲的扩展能力和市场影响力。集团领导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将创新与协同精神融入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各个环节。作为中信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信银行继承了这一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推动全行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秉持“金融为民、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坚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职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践行国家战略,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目前,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已制定2024-2026年的新三年战略规划,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实施“五个领先”战略,力争成为上海地区股份制银行的领军者。
“诚为本源,以信筑基”是中信金融文化的价值底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深刻揭示了诚信作为个人立身之本的关键性地位,强调了诚信对于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金融的本质在于信用与价值的交换,其稳健运行依赖于健全的信用体系。唯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金融系统,才能有效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长期稳定与可持续的增长。诚信作为中信金融文化的价值底色,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
作为中国现代金融领域的杰出开创者,荣毅仁先生在创立中信公司时提出了32字中信风格,其中,“实事求是”体现了对务实工作作风的高度重视,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信人诚信品质的殷切期许。作为中信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信银行始终践行荣毅仁先生的教诲,将“实事求是”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这一核心理念与习总书记提出的“要诚实守信,不要逾越底线”的金融文化要求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中信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义利并重,以德取财”是中信金融文化的理念基石习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与一些国家金融为资本服务、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本质截然不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围绕民生福祉,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人民的立场出发认识、分析并解决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义利并重,金融为民是中信金融文化的理念基石,明确了推动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行动指南。
“稳健前行,踵事增华”是中信金融文化的实践理念《礼记》中提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这一警句揭示了细微偏差可能引发深远后果的道理,强调了在决策初始阶段保持审慎态度的重要性。金融市场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各个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联与影响。唯有始终秉持审慎稳健的金融文化实践理念,方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避免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市场性灾难再度发生。
中信银行深刻贯彻荣毅仁先生所提倡的稳健精神,将其内化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每一个环节。全行坚决抵制短期逐利行为,高度重视信贷资产的质量与可持续性;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发展为导向,以合规为底线,致力于打造覆盖“全员、全面、全程”的风险合规文化体系,追求质量、效益、规模平衡发展,提升风险合规管理价值贡献。
“守正创新,革故鼎新”是中信金融文化的活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追求进步与不断探索的精神象征。对于企业而言,唯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潮流中保持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金融领域,“守正创新”更是中信金融文化不断发展的方向和依归、基础和活力,是企业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依法合规,严守底线”是中信金融文化的根本保障“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仅是对秩序维护、国家治理的原则的高度概括,也是中信金融文化的根本保障,是中信多年来对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依赖于明确的规则和法律架构,金融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要遵循法律法规,做到合规经营。这是确保金融市场公平、透明运作,杜绝欺诈、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一切违法违规行为的根本基石,同时也是构筑起维护市场秩序稳定、有效防范风险、全力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坚固屏障。
中信银行在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中,始终将合规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将合规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通过深化合规经营理念,强化全员合规意识,不仅将合规要求内化于心,更外化于行,确保每一项业务、每一次决策都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稳健推进,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行为,常筑合规防线。同时持续完善风险合规文化体系建设,推行稳健的风险合规文化,形成与银行相适应的风险合规管理理念、价值准则与职业操守。加强高层垂范和宣传,建立培训、传达和监督机制,把风险合规文化渗透到各个岗位和各个流程环节,内化为员工的习惯和自觉行动。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这些一定程度上与我国金融文化建设滞后有关。文化建设事关金融发展,对此出现的问题须予以重视。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中信银行越来越重视金融文化建设,将其视为提升银行软实力、增强客户信任度的重要手段。全行在金融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与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对金融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另一方面金融文化与金融高质量发展实践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关键在于对新时代金融文化的科学内涵仍需进一步挖掘,对以金融文化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需要进一步探索。通过推动金融文化发展将有效地提升金融高质量发展,其实践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的金融文化第一,商业银行要发挥好党委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将党建有效融于特色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探索党建、文化和业务发展之间融合、促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6]。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始终把合规管理工作作为一道重要的防线,将合规管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开展“一把手讲案例”活动。第二,发挥党员队伍在企业文化融合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始终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管理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坚持守正创新,发展引领时代的金融文化首先,在企业文化中贯彻创新精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中信金融文化的独特内涵,树立大历史观,在风云变幻中赢得主动,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其次,发展科技金融,赋能产品优化,在实践中落实创新。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近年来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并下设二级室私募股权室负责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等科技创新类客户的营销推动和管理。再次,发展绿色金融,开辟创新新赛道。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做好相关各项工作,形成整体合力。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持续拓展绿色金融版图,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更好服务企业低碳转型[7]。截至2023年12月末,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近2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60亿元,增幅近50%,绿色信贷占各项贷款余额为13.18%。
坚持强化协同联动,共创积极健康的金融文化首先,强化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垒。金融行业要善于吸收和培育复合型人才,开展行业研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为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丰富“科创贷”等产品形式,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其次,以金融文化的深度认同为基石,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深度合作。积极探索构建“融资+融智+融物”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源有效对接。持续提升绿色信贷规模及占比,加大绿色产业企业上市的培育和融资支持力度,引导推动社会资本向绿色低碳产业聚集。丰富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助力多层次、多支柱的协同体系建设,更好满足客户端的相关需求,最终构建中信特色的协同生态圈。再次,实现政策协同,共筑价值生态。丰富产品聚集,落实金融为民、服务实业的金融文化理念,让金融“及时雨”滋润企业创新。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实现金融文化的深度认同首先,构建核心工作机制,明确文化导向与目标。通过明确的文化导向,引导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准则,“上海分行新风公约”的出台,就使得金融文化深入人心,增强了基层的文化认同。其次,强化人才培养,优化激励措施。人才是金融文化发展的关键,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人才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设计合理的薪酬与福利体系等。再次,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完善过程评价。全面的考核机制应涵盖多个维度和层面,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厚植基业长青的文化基因和人才根基。
金融文化是一种以价值导向为核心,涵盖创新理念与制度保障,连接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与社会公众的独特文化体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一员,不断践行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始终坚持“金融为民,服务实体”的文化理念,努力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展望未来,将继续积极总结现有经验,不断深耕发展,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融入金融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推动金融创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更加坚实的步伐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中信力量。